1928年,心理学家理查德·D·埃因斯坦(Richard D. Eysenck)首次提出了“神经质”这一概念。他认为,这种人格特征与某些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。后来,他又将其发展成艾森克个人神经质指数(EPI,原称为PQ,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.html">Questionnaire),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,包括神经质、情绪感受性和谨慎程度等方面。
但是,这个测试也受到人们的批评,因为它被认为过于简单化了人格的复杂性,并且容易误判。因此,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更细致地衡量个体的人格特质,结果就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测试工具,如马斯洛基本需求问卷(Maslow''s Basic Needs Inventory)、艾森克敏感性测试(Eisenhower Sensitive Test)等。而在这些测试中,最值得一提的是艾森克个人神经质指数和敏感性测试,因为它们都是被广泛使用的工具,并且得到心理学界的认可。
首先,艾森克个人神经质指数(EPI)是一个综合性的测试,它旨在测量个体的人格特质,如谨慎程度、情绪感受性等方面。此外,这个测试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精神疾病的风险,如抑郁症、焦虑症等。由于它对人格特质有较高的权重,因此,被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。
其次,艾森克敏感性测试(Eisenhower Sensitive Test)则主要用于测量个体的情绪敏感度和谨慎程度等方面。在这个测试中,由于对人的情绪状态有较高的关注,因此,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出个体的情绪表现。此外,这个测试也可以作为辅助工具来评估某些精神疾病的可能。
因此,通过艾森克个人神经质指数和敏感性测试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人格特质,并能够对其进行比较准确地评估。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,这两个测试都被广泛使用,因此,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人格特质的您来说,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工具。
百度搜索:艾森克神经质人格维度的研究与应用
搜狗搜索:艾森克神经质人格维度的研究与应用
360搜索:艾森克神经质人格维度的研究与应用